秋季常见猪病有哪些?这九大疾病要预防好


农业知识,看农业直播,养殖种植技术问答,就来农兜App

1、附红细胞体病(红皮病)
这种病会让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,仔猪体质变差,贫血,以及增加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育肥猪会变得精神萎顿,体温升高,颤抖和不愿意站立。它们的皮肤会变成红紫色,而且不会因为手指按压而褪色。
治疗这种病的**方法是使用血虫净、阿散酸以及长效土霉素,同时补充可以促进生血的饲料添加剂。

2、猪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
猪在感冒之后很容易感染这种病。得了这种病的急性病猪的体温会升高到41℃以上,食欲会减退甚至完全废绝。它们的眼睛会变红,流鼻涕,有些病猪因为关节炎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行走,甚至出现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。病猪会先便秘后腹泻,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,后期呼吸困难,通常在发病后1-3天内就会死亡。
预防这种病的**方法是及时注射疫苗,如果病猪已经出现病症,可以使用强效阿莫西林、氧氟沙星、恩诺沙星等药物来控制病情。

3、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
这两种疾病都是病毒感染性的疾病,发病规律难以掌握,一般每隔2-3年就会发病一次。在进入秋季时,可以对母猪进行疫苗注射以预防这两种疾病。
如果发病,成年猪可以注射抗生素,并补充维生素,一般情况下经过5-7天的药物治疗就可以恢复。然而,如果感染的是没有断奶的幼猪,死亡率会较高而且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。

4、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(蓝耳病)
病猪会食欲减退,体温升高至40.5-41℃,呼吸困难。怀孕的母猪可能会出现流产的情况,公猪的性欲会减退,哺乳的母猪可能会生出弱胎、精神沉郁、消瘦的仔猪,并且仔猪呼吸困难、眼结膜水肿,有些仔猪还可能出现震颤的症状。断奶的仔猪和生长猪会出现持续性厌食、精神沉郁、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充血等症状,它们的耳、腹下、后腿等部位可能会发紫。没有什么特效药,可对症治疗。

5、猪伪狂犬病
这种病会导致哺乳的仔猪大量死亡,母猪流产,产死胎、木乃伊胎和不育。预防这种病的**方法是采取强制免疫接种措施:后备种猪引进后进行2次免疫,每次间隔4周;怀孕母猪在分娩前4周进行免疫;公猪每年免疫2次;断奶仔猪在8周和12周各免疫1次。没有什么特效药,可提前疫苗预防。

6、弓形体病
患病的猪体温会升高到40.5-42℃,呼吸困难,呈腹式呼吸,咳嗽,流鼻涕,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,四肢内侧、腹部皮下呈现大面积的红紫色,体表淋巴结肿大。
治疗这种病的**药物是磺胺类药物。

7、猪瘟
温和型和非典型化的猪瘟是目前的主流。如果疫苗质量不佳、免疫程序不合理、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,即使注射了猪瘟疫苗也可能会发病。没有给母猪注射过猪瘟疫苗(单联苗、二联苗或三联苗)的哺乳期仔猪可能会出现无名高热、便秘、皮肤发绀、喝脏水、食欲时好时坏、后期下痢等病症。如果母猪注射过猪瘟疫苗,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,但如果仔猪在出生后6周内注射疫苗,可能会因母源抗体干扰造成免疫失败,导致长到小猪、架子猪和肥育猪时发生非典型猪瘟。
这种病也是没有特效治疗药物,参考方法是使用大于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,以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,干扰猪瘟病毒复制,使其产生免疫力。

8、猪肺疫
患病的猪体温会升高到41-42℃,呼吸困难,呈犬坐姿势,耳腹部会出现红色斑点,颈下咽喉急剧肿大,触诊坚硬有热痛感,口鼻流白色泡沫状黏液,腹泻和消瘦。
预防这种病可以定期注射猪肺疫苗,治疗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及抗菌素药物。

9、流感:这种病多发生于晚秋或气温突变之后。猪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为“百病之源”,特别是体温升高、咳嗽等症状可能会成为许多疫病的先兆或诱因,如果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预防这种病主要是防寒工作做好,同时再料里可参考添加一些**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。

农兜网作为发布平台,只作为免费展示分享,内容及图片资料归原作者所有,如文章有歧义,请邮件service@ainongdou.com!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“农兜”是面向4千万新型农民的农业生态服务平台,为2万亿农业投入品打造的互联网营销价值链。 搭建农业、畜牧业等三农企业营销综合体,满足企业技术服务、产品推广和销售的需求,同时满足新型农民多样化、系统化、一站式解决的需求,力求打造农业领域的“今日头条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